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喜讯】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思德教授获“广东好医生”荣誉称号

肖萍 南方医院 2021-01-23


11月6日,省卫生健康委、省文明办、省中医药局公布第三届寻找“广东好医生”活动推选结果。经过严格规范程序,从全省评选出了10位“广东好医生”和10位“广东好医生”提名奖获得者,其中,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荣获“广东好医生”


让我们一同走近

十位“广东好医生”中的他

倾听从医背后的故事

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

消化内科主任 刘思德


▲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思德医生(右一)为患者做肠镜检查。


为了体验内镜检查每一个步骤里病人的感受,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、著名消化内科专家刘思德教授已经做了至少15次胃镜、10次以上肠镜,而且大多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,为的就是真能设身处地,感同身受。


庄子讲庖丁解牛,以无厚入有间,游刃必有余地。


刘思德也把消化内镜做到了极致。何为极致?尽可能小的创伤,尽可能多的安全。切口厚度精确到毫米的内镜手术,他从最初的四五个小时,到现在只需十分钟就行云流水般地完成。


而刘思德带领的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是所在学科的一支铁军。除了在临床科研上披荆斩棘,他们还承担了大量教学和培训任务,把临床探索变成规范指南,让更多人受益。


▲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


让胃肠镜做得更加舒适


“我知道做胃肠镜检查非常有必要,可是我真的很害怕这个检查。如果我是你的病人,你会怎么回答我?”见到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时,他刚刚走下手术台。


8月1日一个上午,他已经连续为十位病人做了胃肠镜检查或手术。新快报记者与这位消化内科专家的对话,就从他最熟悉的消化内镜说起。


早期胃癌和肠癌通常没有症状,一旦发现往往就是中晚期。以胃癌为例,每年因胃癌死亡的患者约35万人,中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30%,治疗费用也会要数十万元。但是通过胃肠镜检查,检查过程中发现了息肉便及时切除,只需要这样很小的一个手术,它就不会发展到癌变。”这是一段常规的医生式科普。


但刘思德话锋一转:“我们做医生,并不是要吓大家。我们的目标是让胃肠镜做得更加舒适,让大家既听懂了道理,还能不恐惧地去完成检查。”


▲刘思德主任正在为患者手术



消化科医生要体验胃肠镜检查


怎样让患者不恐惧?医生先得知道这项检查难受在哪里。


刘思德教授自己做胃镜检查至少15次了,肠镜检查也有10次以上。他笑称,为了健康做这么多检查只是一个方面,另外“我们消化科医生提醒大众,要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,我们自己当然也要做到。不过,应该说我自己的胃肠状况还不错,频率确实用不着这么高,主要还是为了一个亲身经历”。


刘思德还记得1983年还在读大学的他第一次做胃肠镜检查,“那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了!我真的体会到了患者的恐惧。”


此后的十多次内镜检查中,他细致地感受内镜进入身体的每一段感觉。进管,转弯,经过横结肠、胰脏结肠,要在这些腹腔中游离,有时候甚至要在呈一个大V字形的肠道中,把一根导管以最柔软的手法插入,对医生的要求其实很高。尤其是无痛胃肠镜普及后,即使有不适,患者也因麻醉无法表达,检查的安全完全交给医生的经验与手感。


所以,刘思德对内镜检查的要求从来不肯放松。他要求科室所有医生都要亲身体验普通胃肠镜(即无麻醉状态下的胃肠镜检查),“你在手术台上的感受,肯定与你在操作台上的感受不一样,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知道哪些动作可能会让患者难受或受伤”。


即使今天,刘思德已做了一万多例内镜检查,每一段食道、肠道都异常熟悉,但是他说,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,只要上台,他还必须像新人一样,聚精会神


▲病房里,刘思德主任与患者亲切交流



十分钟完成精确到毫米的手术


内镜检查不是大手术,但就这件小事,值得钻研一辈子。


尽可能大的安全系数、尽量小的创伤……“极限在哪里我们只能不断地去接近它”。


刘思德举例说明:2006年中国选拔了六名医生去日本学习ESD(内镜粘膜下切除术),他学成回来后做了8例,每一例都要花4到5个小时。


ESD是个精细活儿。当医生通过内镜观察到患者的胃肠部有息肉时,通常需要切除。如果息肉长得像个蘑菇一样,有大头、细柄,切除手术相对容易很多,但如果它是一个“平坦病变”呢?难度会大大增加。


ESD手术就是切除这些平坦的病变组织的。“之前我们也说了,内镜进入柔软的胃肠内部,这时刀的方向是很难控制的,深度不能过浅,过浅起不到切除的效果,更不能过深,因为粘膜下血管多,为什么以前做ESD要花几个小时,很多时间都用在止血上”。


现在很简单了。在10台内镜手术中,有一例需要ESD。仅十分钟,刘思德完美切除了这个平坦病变。“2到3毫米的环切,我们能把精确度控制到毫米,多一毫米可能就会出血,但我们不会。当你追求到极致的时候,行于当行,止于当止,就是能做得到”。


▲刘思德主任在“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科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”上发言



胶囊内镜让受检者减少恐惧


除了在内镜手法上精益求精,刘思德还和团队一起研究出完全无创的胶囊内镜。这可能是真正让人不再恐惧的一种胃肠镜检查方法了。


刘思德介绍,一旦上市,受检者可脱离医院,在家吞服胶囊并与手机连接,随后用手机将胶囊拍摄的胃部图片,通过智能阅片系统将图像传送给医生,医生远程阅片、诊断后将报告发送至受检者手机。医患之间都能从这个发明中受益。


仅南方医院消化内科,平均每天要做339个内镜检查,多的时候突破400个。医护人员能做的只能是中午不休息,轮流吃饭,不停工。而使用胶囊内镜,医院的检查不再人满为患,而患者也无须再忍受恐惧与检查的痛苦。


在2017年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上,“智能胶囊胃镜系统”项目获得最高奖项——特别金奖。


▲刘思德主任受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

什么是好医生?

好医生当兼济天下


做一个好医生,最基本的是要解决病人的问题。


但我就算天天加班,能解决的问题也有限。病人太多了。


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好医生也当如此。观照自身,要修炼打磨自己的技术和学问:但自己学成后,要能兼济天下,我们带学生、开设结肠镜医生短训班,我们不但要开展新的手术的探索,还要把我们的探索变成指南、规范和共识,让更多的医生、更多的病人受益。


——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









文章来源 | 新快报、健康广东

微信编辑 | 许诗园

主办 | 南方医院宣传处


南医人物故事,值得“在看”分享 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